董必武:从清末秀才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曾为六角钱向党中央写检讨信
董必武
编者按:4月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逝世40周年纪念日。董必武是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他青年时代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4年参加了闻名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45年4月,董必武出席了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后,他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建国后,他历任国家副主席、副总理等职,并多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董必武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详细]
从清末秀才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董必武1886年出生在一个清贫的教师家中。18岁考取秀才。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影响,拥护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军政府中担任工作。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总结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对比俄中两国革命成败的经验,从中认识到,“中国的独立,走孙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列宁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实现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详细】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6月,董必武接到上海党组织通知,要求武汉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付给每名代表100元路费。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湖北共产党组织赴上海出席“一大”。7月23日,上海法租界蒲柏路博文女校迎来了从北京、长沙、武汉、广州、上海、济南及日本7个地区来的13位代表,另外加上两位从苏俄伊尔库茨克来华的外国人,共15人。在极端秘密的氛围下,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那一年,董必武35岁,年龄仅次于何叔衡,为与会者中第二位的年长者。【详细】
为六角钱向党中央写检讨信
1941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但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他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详细】
毛泽东曾改词悼念董必武
1944年,毛泽东批准公开为董必武祝贺60寿辰。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积极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1972年2月下旬,毛泽东建议由董必武出任国家代理主席。诗坛上,两人结为挚友,毛泽东曾称赞“董老善五律”。毛泽东身边医护人员回忆:1975年4月2日,董必武去世,毛泽东一天不吃东西,也不说话,只是将《贺新郎》的录音反复听了一整天。没过几天,他把词的最末两句改为“君且去,休回顾”,让录制组重录,说原来两句“举大白,听《金缕》”太伤感了。毛泽东对这首词的改动,实际上增加了别离的意味,将送朋友去外地变为生离死别,暗含着更深沉的留恋不舍之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