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的红色家风故事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湖北省红安县人。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畬、号璧伍,从事革命活动后,用谐音“必武”。
董必武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奠基人。
20世纪初期,扎根于劳动人民生活土壤之中的董必武,为改造旧中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通过不断学习和反复实践,终于实现了由资产阶级革命者向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世纪伟人。
在中国近现代风云激荡的年代里,董必武始终站在历史前进的潮头,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奠基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董必武忠于党、忠于人民。他革命的一生,就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信仰坚定、立党为公、勤政清廉、谦虚谨慎、联系群众,严格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堪称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董必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李先念题词“丰功伟绩,光照千秋”
李瑞环题词“宽厚慈祥垂风范,丰功伟绩照千秋”
任建新题词“法制建设奠新基,依法治国著先筹”
信仰坚定 防腐拒赠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常委、湖北省农工厅厅长等重要职务,是国民革命中心地区的风云人物。
由于董必武在国民党中的资历深、威望高,并在湖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蒋介石想拉拢他,竭力劝他参加“政务委员会”和“临时政治会议”。
1926年12月上旬,董必武、詹大悲前往九江庐山参加会议,期间会见蒋介石,蒋向董、詹各赠1000大洋(约合720两银子),以图拉拢。董必武识其阴谋,坚决拒之。
1927年1月,蒋介石在武汉短暂停留期间,再次派人带着他的信件、照片、衣服和一大笔钱专门求见董必武。
董必武看了信件后,皱着眉头笑了一下,收下了信件和照片,将一套草绿色马裤呢的中山装和一笔钱退还给了来人。来人踌躇不安,坚决要求董必武收下钱物,并请求写封回信给他回去好交差。
董必武压住自己的火气对来人说:“你回去报告蒋总司令,只要总司令革命,我董必武是拥护的;我们为的是革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地位”。
严于律已 忠诚担责
1941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负责。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
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他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时过近半个世纪后,当年与董必武共事的革命同志对此事仍记忆犹新。1985 年10 月邓颖超重返重庆,在会见抗战时期在红岩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时,南方局和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杨继干来到邓颖超面前,邓颖超握着杨继干的手说:“老杨,当年我们在红岩村生活可是够艰苦的。”杨继干说:“是啊,那时我们的伙食费一个月三元法币,毛主席来重庆,看我们成天吃空心菜、胡豆,说我们的伙食比延安还差,伙食费增加到五元六角。”说到这里,杨继干回忆起一件往事,他深情地说:“当时每个月的开支账都由董老核查。有一次,有六角钱报不了账,董老在大会上作了检查,还给党中央写了检讨。解放后我去北京看董老时还提起这件事哩。”邓颖超忆及此事,也不无感慨地说:“这事我记得。那时为了六角钱董老都作检讨,现在有的人浪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都不心疼呀!”
董必武曾于1945 年、1954 年和1958 年3次出国访问,访问期间,他精打细算,把节约下来的外汇都上交给了国家。这三笔钱共计2600多美元。他平时还将医药费、邮电费之类的小账记得清清楚楚,绝不浪费和枉花一分钱。
1972 年冬,董必武因感冒住进了医院。这时中央批准他去广州疗养,大家担心他长时间坐火车身体受不住,再三劝他乘飞机去。可他坚决不肯,他给同志们算了一笔帐:“一架专机飞一趟广州要用多少油,要花多少钱。”他强调:“应当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
在工作中,董必武要求:妻子和孩子们不能进他和秘书的办公室。有事情可以在门口招呼他,离放文件的小茶几隔着一两米远,他就先把文件对折露出全白的纸面。工作上的事情他从来不说,也不要孩子们随便打听讨论。董良翚回忆说:父亲和我之间有着这种默契,父亲从来不把不应该让我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也从来不在我们在场的情况下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也从来不去打听任何国家机密。
清贫自守 朴诚相传
董必武从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开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建立了卓越功勋,被人们尊称为“董老”。但这位忠厚长者,从来不摆“老资格”,而是以“配角”“跑龙套的”自居,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是董必武为自己题写的座右铭,也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1914年,董必武赴日本求学,母亲要求他把家里唯一的一床毛毯带走,董必武看着体弱多病的两位老人,不忍心拿走。但母亲执意要他带去,没有办法,他只好含泪把毛毯剪下半块带在身边。这半块毛毯伴随他东渡日本、留学苏联,从长征路上到陕北窑洞,从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到全国解放,董必武逝世后,他的夫人何连芝同志才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文物永久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领导职务,但地位越高、荣誉越大,董必武越戒奢从俭,不仅拒绝额外的特殊照顾,连正常给予的待遇也力求简化。每天早起后,他泡上一杯普通的西湖龙井,一天之内只续水、不加茶叶。他爱用牙签,但是用过以后总舍不得丢,总要拿来蒸一蒸之后再用,直到用烂为止。牙刷也是一样,用到毛都卷了也不换,断了以后放在火上烤一烤,粘上继续用。用纸方面也如此,董必武自己说:“我在用纸上是最富的,也是最穷的”。他常写东西,所以用纸多,是富有的;可是他一张小纸片也舍不得浪费,很多作品都是写在旧台历纸、晚会节目单、废旧请柬上的,而且正反面都写上字,所以自嘲是最“穷”的。
董老的夫人何连芝同志是1933年参加红军的老革命,为人朴实,十分支持董老的工作。1956年,何连芝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期间,组织上按政策要求给她加工资,名单送到董老那里审查时,何连芝的名字被董老划掉了。董老说:“现在国家很困难,有点利益应该让群众先受益。”
教育子女也是如此。一分钱、一粒米都不能浪费。女儿董良翚现在还记得父亲教她“粒粒皆辛苦”的事。当时她还小,三两口扒完饭丢碗就要跑,父亲叫住她,说:碗里、桌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父亲严肃地要求她:把米粒捡起来吃了。
平时生活中,董必武要求孩子们用钱必须记账,他对子女们说:要你们用钱记账,不单是怕你们多花钱,而是要胸中有数。这样做,养成习惯,将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从实际出发。
坚持原则 不搞特权
作为资格最老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董必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董老身居高位,但从不居功自傲。对自己和亲属更是严格要求。刚进北京不久,有的亲戚来信安排工作,有的请求提供物资,侄女要求进北京的学院学习,有过去在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因犯了错误请求出面改变处分,有老友的亲属提出从边疆调回内地,等等。董必武都耐心教育,并十分明确的告诉这些亲友:“我们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过去的改朝换代不同。”鉴于这类要求较多,董必武干脆写了一份通函,打印出来,分别寄给家人和亲友,教育他们自力更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对身边工作人员董必武要求也很严,他有个著名的“约法三章”:一不许向地方上要东西,二不许假借自己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特殊化,三不许接受礼物。每逢新同志到他身边工作,他都会当面申明这三条规矩,严肃地说:谁违反了我送谁去公安局。
在董必武的严格教育下,他的三个子女小时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不吃零食,做事待人讲究老实本分,从不提父亲是“董必武”,从不摆架子,儿子董良羽自嘲是“想摆也摆不起来”。儿子董良翮高中毕业后,董必武要求他:“干部子女不能特殊,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就把他送到了河北省的偏僻农村插队落户。董良翮在农村十分努力肯干,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生产队的党支部要发展他入党,董必武得知后坚决反对,他说:你才下乡两年,时间还太短,再过一段时间,再看看,严肃考察考察再说。又过了两年,董良翮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当上了大队干部,董必武又特地叮嘱他:你是革命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
董必武的言传身教,无形地影响着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严于律己、克己奉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良好作风成了一种的精神力量,也是董老留给亲属和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要有恒 言传身教
董必武与何连芝1937年在延安结婚,育有三名子女:董良羽、董良翚、董良翮。三个名字之所以都带“羽”字,是因为董必武深感旧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希望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早日飞上蓝天,期待他们兄妹志存高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董老特别重视对亲属子女的教育,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读书学习对有的人来说不是一种规矩,但在董必武这里却是言传身教、实实在在的董氏规矩。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满腹诗书,后来参加革命也不忘读书,甚至在长征路上,他都随身背着书,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新中国成立后,工作之余,董必武总是手不释卷。65岁了他还自学俄语,学习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董必武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而且还勉励子女亲属和所有晚辈们学,他还给身边工作人员定学习计划,圈定报刊上的好文章要求他们学,定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董必武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而且亲力亲为。他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练大字,说:“中国字是方形,要写得好就得掌握平、正、匀、熟的要领。”他还亲自给孩子们挑书,多次说过:“如果我死了,送你们兄妹三人各一套《资治通鉴》。”董良翚有段时间身体不好,休学在家,董必武就去书店里,蹲在书堆里上上下下地翻找,花了大半天,给女儿挑了一本叫《万象》的图案画册,供她学习参考。
“鼓足劲头持久战,青春不再莫蹉跎。”这是董必武写给董良羽的一首诗,教育他要珍惜时间,学贵有恒。他说“青年学生时代最大的毛病是不好学”,建议孩子们可以实践下父亲传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学要有恒,尤要专心”。有一次,董良翚拿一道不懂的几何题问父亲,他思考了好久也没做出来,但是把解题思路写出来供女儿参考,然后要求她再想想;过两天谈话,又说起几何题,董必武叮嘱女儿要问问老师和同学,把题目弄懂。当天晚上女儿去他房间时,发现灯光下他半躺在床上已经累得睡着了,手里还捏着那张发黄的纸片,在思考那道几何题。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的乐趣与作用恐怕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各人天赋不同,读了书不一定扬名立万、位居高官,但是一定是明理的、于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好读书、读好书,大概算是董必武留给孩子们的最宝贵的遗产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自己的坚定初心、终生恪守、执著追求,为全党树立了楷模,成为了指引全党全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阔步前行的指路明灯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