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学习专题

陈锡联的红色家风故事

文章来源: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骁勇善战英雄本色 忠孝难全家国情怀

——陈锡联家风

红色家风 保家卫国

1915年1月,陈锡联出生于湖北红安(原名黄安)县彭家村一户农民家庭。父亲名叫陈永厚,字芝林,是一名很不错的石匠。母亲名叫雷敏,她先后生育了两女两男。大姐名珍,黄麻起义前后在村子里做党的宣传工作,后来参加了红军,随部队转战皖西,以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解放后,家中曾多次外出寻找,但始终没有她的音讯。红安县民政部门经过反复调查,确认她为失踪军人,按革命烈土对待。二姐名蛟,自幼体弱多病,但在姐姐的影响下,大革命时期也参加了农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出嫁后于1946年病故,年仅33岁。陈锡联排行老三,下面有个弟弟叫陈锡礼,是父亲的遗腹子。陈锡联从小饱受生活的磨难,品尝到人生的艰辛。3岁时父亲去世,七八岁帮人放牛、当长工,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1928年,受大革命的影响,他在家乡担任儿童团团长,参加打土豪、斗劣绅,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廉洁齐家 甘于奉献

陈锡联同志克己自律、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他的住房从来不让装修,家具已很陈旧了也不让更新。一把藤椅用了几十年,破了拿绳子缠一缠继续用。工作人员多次提出换把新的,他都不同意,一直用到他去世。

陈锡联将军一生先后娶了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张氏在1948年病故,当时留下一个还在吃奶的3岁儿子,乳名黑娃子,由其第二任妻子照顾,后因病不治夭折。陈锡联的第二任妻子叫王璇梅,他们先后育有四个子女。长子陈再强,1950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早年参军,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一‘沉’就扎根到部队基层,从战士和班、排、连长干起,后被授予大校军衔。次子陈再文,195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早年入伍,在空军部队服役。1982年4月26日,陈再文在桂林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不幸遇难,时年32岁。陈锡联强忍悲痛对前来慰藉的组织说:“你们不要太难过,战争年代有牺牲,和平年代也会有牺牲的。家里的工作我来做,你们放心。”三子陈再方,1953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1969年,年仅16岁的陈再方入伍参军,父亲陈锡联对他的教导是:从基层干起,从野战部队的连队干起。小女儿陈再芬,大学毕业后在湖北老家从事教育工作。

陈再方在《在太行山与日军斗智斗勇——记父亲陈锡联的抗战传奇》的文章中写到:父亲生前很少与我们讲战争时期自己的情况,只说过他在红军的一个团有上千人,到全国解放时能联系上的仅有十几个人,胜利与光荣属于那些先烈。

心系人民 无私奉献

陈锡联同志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共产党人献身使命树立光辉典范。他牢记宗旨、心系人民。革命战争年代,坚持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保护群众作为夺取胜利的法宝。每逢危急时刻,他总是要求部队先掩护群众转移,随后方可撤离,尽量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对此,太行山老区人民至今仍念念不忘。和平建设时期,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1960年夏,辽阳、本溪、抚顺等地发生特大洪水,他一边指挥部队奋勇抗洪抢险,一边号召官兵节衣缩食,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了保证大庆油田早日建成,他遵照军委指示,抽调大批部队支援油田会战。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减轻人民负担,他带领军区部队大搞农副业生产,仅1962年就生产粮食6000万公斤,除补助部队伙食外,上交国库1000多万公斤,支援灾区320万公斤。他十分关注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1988年秋,他抱病与秦基伟、李德生等老同志一道,前往太行山看望慰问老区人民,鼓励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尽快把老区建设好。晚年时,陈锡联战斗过的许多地方,不少单位想为他著书立传,他总是婉言谢绝,反复强调要多写人民和部队,少写个人。1983年11月15日,他对前来采访的山西省左权县(抗战时称辽县)党史办的同志说:“你们在写党史的时候,不要把我写进去,要写辽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八路军一起斗争的事迹。我个人在辽县又有什么呢,不过是带着部队和辽县人民一起打了几年仗。”寥寥数语,充分体现了他以党和人民为重的高尚品质。

正风齐家  修身立国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良好家风的建设,良好家风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立身行道,而个人的立身行道,首先又在于施行孝道。

陈锡联与母亲的感人故事也正是以孝传家的体现,陈锡联13岁时,母亲雷敏怕儿子偷偷参加红军,白天让两个女儿看着,晚上用麻绳一头系在自己的胳膊上,另一头系在儿子的胳膊上,陈锡联趁母亲熟睡之时解开绳子跑出家门参加了红军,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22岁的陈锡联任129师先遣团———769团团长,率部开赴晋中抗战前线。首战便出其不意地夜袭了日军机场。胜利的捷报通过电波很快传向全国,令海内外的华人为之振奋。不久,全国许多报纸刊登了八路军夜袭日军机场的消息和陈锡联的照片。家乡的乡亲看到了,拿着报纸告诉陈锡联的母亲。日夜想念儿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照片,高兴得泪流满面。她请人给儿子写信,鼓励儿子再接再厉,多打鬼子。但她不知道儿子的确切地址,就把信寄给129师。半年后,这封信才转到陈锡联手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接到母亲的来信,陈锡联热泪涟涟,这是他多年来收到的惟一的一封家信。由于战事频繁,陈锡联无法与家乡通信。他把这封信装在贴身口袋里,每当思念母亲时,就拿出来看一看,仿佛慈母殷切的目光、温情的话语伴随着他。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兼任重庆市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环境安定了,他将母亲接到重庆。母亲在重庆住了不久,因思乡回了故乡红安。1953年,陈母病危。接到消息,陈锡联风驰电掣般地奔往故乡红安。在低矮的房间里,陈锡联双膝跪在母亲的病床前,拉着母亲的双手,涕泪满面:“娘,我来看你了!”母亲微微睁开眼睛,看了远道而来的儿子一眼,安详地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按红安当地的习俗,父母去世后儿子应在家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陈锡联日理万机,不能多留。他守在母亲的灵柩前,有时通宵达旦,未等母亲灵柩安葬入土,就动身启程了。

星转斗移,一晃就是几十年。1997年6月,湖北李先念主席纪念馆开馆,已是年过八旬的陈锡联又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故乡。44年了,母亲坟上的树草岁岁枯荣。白发苍苍的陈锡联仍保持军人的身姿,毕恭毕敬地肃立在母亲坟前,声泪俱下,字字句句倾吐肺腑之声:

娘,我想你呀!可是现在我喊你,你已经听不到了。你经过千辛万苦,才把我这个儿子养大。后来我背着你出去参加革命,依靠了党,可你还留在家里继续受苦。这40多年来,我一直未能回来侍奉你,实在对不起你老人家。你长眠的这块土地,我曾经生活过14年。我在这里放过牛,伴你一起去讨过饭,如今,你可安息了!娘啊……

山水同悲,松涛共鸣,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高主任:18186325345
  • 联络部:0713-5207326
  • 培训中心:0713-5207236
  • 邮    箱:hbdbs@qq.com
  • 微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