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毅的红色家风故事
坚守原则 公私分明
意志如钢的“军区司令员”
——刘昌毅将军
刘昌毅(1914—1999),原名刘昌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第二十七师七十六团副团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太行军区南下第六支队司令员,河南军区第六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旅长,第二野战军三纵队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铁道公安部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青岛基地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刘昌毅在战场血战血拼,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和平时期坚守底线,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公私分明,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坚守原则,十五年“奔驰”车锃亮如新
1984年,刘昌毅离休,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几乎是同时,一批战功卓著的老将军也都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经中央军委批准,有关部门为这些德高望重的开国战将们配备了一批崭新的“奔驰”轿车。配车之日,“奔驰”车一开回来,刘昌毅还未坐上新车试试,就把家里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全都召集起来,说要开会。大家心里都明白,准是讲用车问题。其实,他就是不讲,也没人打算沾他的光。在家庭会议上,刘昌毅十分严肃地重申了用车规定,
除了他工作和看病用车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他的车,连司机也不能例外。到了1997年,和刘昌毅同时配车的人差不多都又换了新车。不换不行了,有的已经跑了20多万公里。刘昌毅提出,他的车不用换。别人以为他是喜欢“奔驰”,他说不换,就随了他的意。1999年,刘昌毅病逝之后,有关部门派人上门验收那辆“奔驰”。令人惊讶的是,配车15载,那辆“弃驰”轿车仍然锃亮如新,里程表指针准确无误地指着26000公里。整整15年,却只跑了26000公里!这简直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铁的事实。验收车辆的同志详细了解用车情况后,十分感动。他们比谁都清楚,时下公车私用屡禁难止,一人配车全家沾光的现象并不鲜见。刘昌毅在用车问题上始终不渝地坚守原则,着实难能可贵,如同一座令人敬仰的精神高山!
公私分明,艰苦朴素任何小事严格要求
刘昌毅在北海舰队任司令员时,经常接待外国军事代表团。英国、泰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海军将领多次率团来访,每次都会给刘昌毅带来一些礼物。出于外交礼仪,礼物当然要收下。但不管是名牌手风琴,还是精美的刀具、枪支等等,刘昌毅收下之后总是立即交公。
青岛是著名旅游胜地,疗养院也多,刘昌毅的一些老战友自然少不了要到青岛来度假或疗养。刘昌毅是个非常讲义气重感情的人,总是热情招待。按说,舰队有招待所,请客很方便。但刘昌毅从来都是在家里请客,一切东西自己花钱买。堂堂一个司令员,酒菜差了摆不上桌,自然得弄好点。另外,还要特意买上几包好烟。刘昌毅自己抽烟向来不讲究,当然也想抽好烟,只是买不起,没办法讲究。自从1965年抽过贺龙给的一支大雪茄,他就喜欢上了雪茄烟。古巴雪茄烟闻名遐迩,太贵了,他想都不敢想。他抽的雪茄烟是四川产的,“工农”牌,两毛六分钱一包。这样的烟自己抽还可以,经济实惠,招待客人就有点拿不出手了。
刘昌毅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全指望他的工资吃饭。他经常在家里招待客人,日积月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弄得经济上时常提襟见肘。家里人想劝劝他,都不敢。因此,一见来了客人,家里人尽管都很热情,心里却不免暗暗叫苦。不是小气,确实有点负担不起。
在北海舰队,刘昌毅一家是有名的“困难户”。有一次,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来到北海舰队,得知刘昌毅司令员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出于关心,就专门去找刘昌毅。“刘司令员,你的工资不算太高,家里人都要靠这点钱生活,你经常在家里招待客人,经济上可吃不消啊!”后勤部长说。刘昌毅淡淡一笑:“都是老战友,人家大老远来了,不招待怎么行?后勤部长又说:“你的老战友都是兄弟部队首长或地方上的领导,有的还是来交流经验了解情况的,按照军队内部接待规定,你可以打声招呼让招待所给安排,没必要自己花钱在家里请客。”刘昌毅脸一冷,很不高兴地说:“公是公,私是私,我请客,让公家花钱,那成什么体统?如果我开了这个头,以后部队还怎么管理?”后勤部长果愣着,一时没话说了。
刘昌毅见部长有点尴尬,便放缓了口气说:“你来给我谈,关心我的生活,我非常感谢。但违犯原则的事我不能干,就是打个擦边球也不行。你是管钱管物的人,希望你在工作岗位上也要把好清政廉洁这道关。”不这位后勤部长连连点头,后来对人讲起此事,总是由衷地赞叹:“刘昌毅的原则性,像钢铁一样硬!”
对家人刘昌毅要求严格。有一次,刘晓琨准备搭火车回青岛探家,特意提前打电话告诉爸爸。刘昌毅很高兴,却不说派车接站。刘晓琨说,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有孝敬父母的,也有送给兄弟姐妹的。刘昌毅更高兴了,夸晓琨懂事,但仍然不提接站的事。刘昌毅当然清楚下了火车还有很远的路。不过,在他习惯性的意识里,儿子探家纯属私事,与他的汽车根本就不搭界。公家的汽车配给他是办公用的,与家里任何人都没关系。寒冷的夜晚,刘晓琨在青岛下了火车,将大包小包弄出车站,找个地方先存起来,然后急急地往家赶。回到家里,先向爸爸报个到,然后悄悄找公务员借来一辆自行车。尽管爸爸的汽车就在门前停着,他也不敢用,一直折腾到深夜才用自行车将东西驮回家。
严管厚爱,用严格要求去爱身边每一位人
对待家人刘昌毅要求严格,他的教育理念是:松是害,严是爱。
刘昌毅有6个儿女,大儿子刘伊林,二儿子刘建安,三儿子刘晓琨,四儿子刘辉,大女儿刘安利,小女儿刘晓红,和和睦睦的一个大家庭。刘昌毅深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儿女,但他的爱法与别人不同,要求极为严格。他经常教育子女不能忘本,说自己是放牛娃出身,是个裁缝学徒,当年村里随他去当红军的20个人全都牺牲了;今天的一切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一点永远都不能忘。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革命信心,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斗争也是复杂的,但共产党总是能够不断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领导革命走向更大的胜利,理想和信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要努力学习,学革命理论,学科技文化,也要学做人;做人必须诚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光明正大襟怀坦白。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坚持原则,少说多做,不谋私利。
无论是在北海舰队还是在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刘昌毅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儿女向组织伸过手,也不曾让任何人特意关照自己的儿女。儿女们也都养成了习惯,遇到困难要靠自己想办法克服,成长进步得靠自己努力争取,谁也不敢指望爸爸出面去帮自己说句话。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课堂。刘昌毅言传身教,使儿女们自小就深受他的影响。他的六个儿女分散在四面八方,有的在部队任职,有的在地方工作,个个都能积极上进,严于律己,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朴实勤恳,事业有成。
对于儿媳妇,刘昌毅也同样要求严格。刘晓琨的爱人赵荣光头一回到家里来,就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批评。赵荣光的爸爸苏民是海军烟台基地政委,资格很老,文化水平也很高,参加革命之初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他原本姓赵,为适应当时隐蔽战线斗争的需要,改姓更名为苏民。在军营中长大的赵荣光聪明漂亮,热情爽朗,具有大家閏秀风范,处事待人细致周到,落落大方,有口皆碑。她以准儿媳的身份头一回上门,家里自然充满了欢乐。刘昌毅和苏民非常熟悉,对未来的儿媳妇赵荣光也非常满意,但规矩不能破,必须认认真真谈次话。谈话,主要是提要求和希望。刘昌毅和赵荣光谈得很认真,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等,简单一说就是三五条。末了,他问赵荣光记住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赵荣光该说记住了,接下来当然还得复述上一遍。
赵荣光是头一次上门,对刘昌毅的湖北红安口音不太适应,加之有点紧张,于是就实话实说:“爸爸,我……没听懂…“什么?没听懂?你…你是没有注意听!”刘昌毅止不住大发雷霆,劈头盖脸将赵荣光狠批评一通。赵荣光哭了,哭得很伤心。没想到头一回上门就被严厉呵斥,她觉得自己有一百条理由感到委屈。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她越想越伤心,躲到屋里哭得像个泪人儿,赌气不出来,连饭也不吃了。以她当时准儿媳的身份,她也有权力耍点小姐脾气。
刘昌毅却不让步,反而更加火了,说赵荣光不接受批评,有错不认错是错上加错!刘晓琨和兄弟姐妹们都来劝说赵荣光,徐健也亲自上前好言安慰。然而,大家众口一词,都劝她赶快认错,说爸爸就是这样的脾气,不做检讨不认错肯定不行。赵荣光无奈,只好擦掉眼泪像个小新兵似的主动去做检讨。她承认自己是没有认真听,主要原因是态度不端正,挨了批评闹情绪耍小姐脾气更不对。
刘昌毅原谅了赵荣光,说知道错了改了就好。不过,事情并不算完,谈话得从头再来。刘昌毅又把要求和希望重说一遍,问听懂没有。赵荣光说听懂了,并且马上主动将内容复述一遍,准确无误。
“认真听和不认真听,结果就是不一样!”刘昌毅抓住了铁的证据,又借题发挥教导说,“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态度一定要认真,毛主席说共产党最讲认真”!
刘昌毅不但对家人要求严格,刘昌毅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也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公务员、炊事员还是司机,凡是换了新人,他必亲自谈话。有针对性地提要求,谈希望,规定上三五条,明确告诉你,一定要牢记。你说记住了,自然也是当场就要考一“给我复述一遍!”真记住了,就得严格遵守。谁若不小心违反了规定,他批评起来绝不会留情面。
刘昌毅无疑是位铁血战将,也是个极其严厉的家长。他在战争年代领兵打仗气势盖敌,所向披靡,被战火烧燎出的暴烈脾气似乎永远难改,平时极易动怒。为此,著名将军书法家魏传统特意大书“制怒”二字,装裱成三尺条屏,并特意注明“书此共勉,以赠刘昌毅同志一哂”。刘昌毅深知魏传统的好意,也深感“制怒”必要,特意将此条屏挂在室内进门处,以便出来进去能够经常自警自省自律。应该说是有效果的,但要让刘昌毅彻底改变也难。铁血战将脾气大,本色如此!
廉洁奉公,从小事拒腐防变
刘昌毅的一位司机复员后当了老板,为感谢老首长的教育培养和关心,特意送点礼物表达心意。刘昌毅很高兴,收下礼物却坚持按价付钱。那位司机不无感慨地说:“首长的脾气,一点都没变!”
刘昌毅向来拒绝收礼,有时实在拒绝不了,就一定要给钱。湖北红安家乡的人来广州,没什么好带的,有时就带点花生或香油。东西既然带来了就要收下,但他收下东西必定要付钱。如果不要他的钱,他就会急得发火:“不要钱,就把东西背回去!”有人觉得刘昌毅太过分了,甚至有点不太近情理。但真正熟悉刘昌毅的人又都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他有他的原则一一共产党人为革命舍身舍命责无旁贷,但决不能贪占便宜!
有一次,《红安报》一位领导请刘昌毅为报纸题辞。刘昌毅答应了,向在场的人征询:“写什么?”因为是刘昌毅家乡的报纸,有人就建议写句祝愿的话,也有人建议给报纸以表扬和鼓励。大家正说着,刘昌毅略一凝神,挥笔写下四个大字“拒腐防变!”
有情有义,不忘家乡人民
1975年,马鞍石村想买台拖拉机,派人到处跑,却买不到。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社会秩序混乱,工厂停工停产,商品极度匮乏。不要说买拖拉机了,就是购买寻常生活用品也得找关系开“后门”。物以稀为贵,马鞍石村越是买不到拖拉机,就越是想买。山里交通不便,一切生产和生活的重担都在肩膀上压着,压得世世代代的人都弯着腰。不过,马鞍石村要购买拖拉机,也并非全是为了解脱生产和生活的重担。附近的村庄买了拖拉机,缴粮、运煤、买化肥省时省力,搭车进城的青年男女往往会撒下一路笑声,做得似乎比别人高了一头。同样是一腿泥的小伙子,因为村里有了拖拉机而神采飞扬,引逗得四邻八乡的姑娘们主动托人上门去提亲……马鞍石村乡亲们对拖拉机的热爱,实际上具有深层意义的精神渴求。尽管日子过得十分贫苦,可乡亲们仍然愿意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买台拖拉机。党支部书记刘昌印四处碰壁后,一咬牙去了南京。早就有人催他去南京,说刘昌毅在南京军区当副同令员,别说买台拖拉机,就是要一辆汽车也不算啥难事。
刘昌毅在南京对刘昌印热情接待,并仔细询问家乡的情况。刘昌印如实相告,乡亲们日子苦得不能再苦了,田地越种越荒,房子越住越破,肚子吃不饱,村里光棍汉比树还多。再这样下去,马鞍石村非绝了不可!刘昌毅得知家乡的情况,心情更加沉重了。同“文革”闹得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社会秩序大乱,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真是一条绝路啊,再闹下去,真要亡党亡国了!刘昌毅生性耿直,傲骨凛然,从来不曾求过人。为了马鞍石村的父老乡亲,他不得不开口求别人,帮他买台手扶拖拉机。买拖拉机是他自己掏的钱,办托运用的也是他的工资,完全倾尽所有。刘昌毅让刘昌印转告乡亲们,要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将来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刘昌毅第二次回老家,是在1983年。距离上次回去,已经整整相隔了37年。也不是专门回去的,而是趁开会之机捎带着回去看一眼。湖北省和红安县的领导都主动陪着,并准备汇报工作。刘昌毅却更乐意走家串户,与乡亲们唠家常。他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情况,问田里的收成,算经济收入,甚至关心谁家娶了新媳妇。刘昌毅目睹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非常高兴。他要求乡亲们把水塘修好,把孩子们的学习抓好,让学龄儿童全部入学。他谢绝了省里和县里领导们的好意,不去住宾馆,就住在翻盖过的祖屋里。他请省里和县里领导想想办法,尽可能早日解决马鞍石村附近5000多乡亲的用电问题。还有,因一座桥尚未修好,从县城通往马鞍石村的路还没通车。他说他想自己拿点钱,请省里和县里支援一部分,争取早点把桥修好。
他充满深情地说:“只有路通了,乡亲们才能奔好日子啊!”乡亲们非常感动,都说:“刘昌毅是将军大官了,还和咱们一样唠家常,想着乡亲们的难处,将军没忘本啊!”刘昌毅这次又是只住一夜,第二天就回了广州。省里领导对刘昌毅的意见非常重视,很快就拨来了专款,并立即组织开工。很快,马鞍石村附近的乡亲们全都用上了电,桥也修好了,公路也通车了。
刘昌毅从退下来那一天起,就一直打算着从从容容地回趙老家。前两次回去,因为要打仗,因为工作忙,皆是来去匆匆。如今有的是时间,可以从容不迫地去亲近梦牵魂绕的故乡山水,可以静下心来仔细去体验那似甘露如烈酒般的家乡亲情。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夏世厚是刘昌毅的老战友,得知刘昌毅准备回红安老家,主动提出要全程陪同。红安县委书记也积极请求,要给将军当向导。刘昌毅一概拒绝,他说:“我回家乡看看,不劳你们的大驾。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你们多关心一下老区乡亲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我们当年的奋斗和流血牺牲,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我们掌握了政权,更应该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